“死亡之山”爆发…小心台湾省正在向顶峰攀登!接种慢了会惨:六件事成生存关键

本土确诊个案屡创新高,台北市长柯文哲甚至坦言,国内累积至今年底恐飙破400万人染疫,死亡人数也估计达4万人,令人担忧。对此,胸腔暨重症专科医师黄轩分享出降低COVID-19典线的「6大关键」,好让我们提前在「死亡山丘」的山脚下,有效减灾。

黄轩指出,COVID-19疫情扩散曲线分为2种:第一是像韩国、英国一样「高高、瘦瘦的尖峰」,有些人则称为「坏曲缐、Bad curve 」,而这曲线代表死亡率会上升,是在「减灾防疫措施不佳」之下所绘製出来的,需要牺牲很多国民生命,以及透过自然染疫后得到免疫,。

第二为像纽西兰、新加坡一样「低低、胖胖的高峰」,这个曲线就是「丘陵山顶」,不过这曲线山顶不会升太高,但战斗时间会拉长、曲缐缓慢移动,且不会使医疗资源匮乏,死亡率自然也不会太高,意指在「减灾防疫措施有效」之下所绘製出来的。

本土确诊个案屡创新高,台北市长柯文哲甚至坦言,国内累积至今年底恐飙破400万人染疫,死亡人数也估计达4万人,令人担忧。

事实上,每种曲缐一开始都是斜坡上扬,那已在山坡脚下的我们,究竟该如何开始减灾压低曲线?以现在来说,COVID-19病毒到处都有,我们才开始了减灾措施,也就代表曲线(Curve)已存在,因此黄轩也分享出降低COVID-19典线的「6大关键」:

1、维持足够且快速筛检

研究人员提醒 ,你住的地方要有能力快速筛检,毕竟大量病毒都在社区活跃着,而这些筛检工具得充裕足够,这是最基本减灾措施的要求之一,居民才能知道自己是否需要被何「居家隔离」或「其他检疫」。

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病毒入侵已经不是先前往医疗院所诊治了!更何况Omicron病毒99%以上皆为「无症状、轻症状」,因此民众在家就可「自己健康自己顾」,这样就会减轻了很多医疗量能负担,间接影响死亡率下降。

2、入境新确诊者,一律检疫隔离

入境旅客一律都得筛检,因境外病毒浓度太高,有些地方连筛检工具都不足,因此若有境外移入确诊者,一律都得落实隔离或自主健康限制规範,以保障国内人民不会被传染。

3、全国疫苗接种率够高

研究发现,全国疫苗接种率仍要有80%才够安全,例如目前境外皆为Omicron病毒抗体,因此国内第三剂覆盖率就得达至少80%,全民才能有效抵抗Omiron病毒,但若不足80%或接种速度慢吞吞,都恐引发大规模扩散。

4、还是得戴口罩

虽然2022年世界各国刚开放边界,但目前病毒量还是很高,因此研究人员建议「戴口罩」仍为必要关键、以策安全,尤其台湾疫情扩散正在登顶路途中。

5、高低风险评估和管理

研究人员建议,目前可依来自高低风险区域、有没有打疫苗、打了几剂状态、可进入哪些地方、参加哪些活动等问题,来评估是否要进入隔离检疫措施,亦或只要进入自主健康限制管理流程即可,毕竟这些高低风险分舱分流得做好个别风险管理,才能压低曲缐。

6、医疗量能储备得足够

我们得有足够医疗应变能力,包括可随时扩充医疗量能、随时小心有些中症患者会住院或重症患者要进加护病房治疗等,而不是只有简单的检疫隔离而已。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