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小华山”3354甲五台风景名胜区

赶在周五人少,昨晚(5月26日)天气预报27日西安多云,最高温27摄氏度,天气凉爽,的确是登山的好天气,登嘉午台是我筹备西安周边登山的主要攻略之一。前段时间因疫情缘故,一直没能成行,今天天公作美,此时不去更待何时?遂早早起床,备好装备,导航嘉兴禅寺,8点整自驾沿关中环线一路进发。

嘉兴禅寺

一个小时不到,已经到了白道峪村停车场,穿过检查站,路两边分别立着两尊石柱。

嘉午台

小华山

看其他“驴友”介绍,嘉午台号称“小华山”,其险、峻、奇、怪石与华山毫不逊色,海拔1870米,一路逸景奇石,植被茂盛,“小石梯”和“朝天梯”,直立陡壁,两边是深不见底的沟谷,其中“朝天梯”石阶两边有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铸造的铁链,距今已经四百多年,虽然锈迹斑驳,但依然牢固。

沿着溪水上行

二天门

很喜欢大门的楹联“盗者休来道者来”“闲人免进贤人进”,我的理解是一道观,却看有僧人进出,不知所云,看这意思此门已拒人千里之外,不便打扰,也罢。但门口一遮雨棚石桌上却有开水提供往来游人,甚是暖心,在石桌旁一纸板写着“爱护环境,勿丢弃垃圾”,而地下到处都是瓜子皮、烟蒂、饮料瓶,此门不烦其扰还是有道理的。

圣泉禅寺

寺院里养着几条大狗,对着来往游人狂吠,煞似凶狠,从根上断绝“闲人免进”。

分水岭凉皮店

初识某学院朱老师登小梯子

“天下驴友是一家”,共同登山爱好,共享登山经验,让我在路上结伴认识了某学院朱老师,体力超强,曾跑过全马,当仁不让的背上我的近20斤登山包,减轻了我的负载,行走一路轻松多了,很是感激。

网红打卡地之一回心石

这是朱老师给我拍的照片,看来他的强项不是拍照,需仔细才能看见“人”。

奇峡

护国寺内肉身殿

据寺内牌匾介绍,1981年肉身菩萨能忍师由水陆庵来嘉午台,主持修建破山石护国寺,住洞中20载修炼弘法。最后预知时至,对众弟子说言,自己将成金刚不坏之身,坐大雄宝殿,受万家香火,度万民百姓。遂自建肉身殿,常端坐殿内,为诸弟子说教。当其肉身成就之日,诸弟子幡然醒悟,顶礼供养,遂申请有关机构,组织贴金入龛,供广大信众礼拜供养,南天度人菩萨。

南天门

据介绍南天门经过清光绪二十二年(1894年)以及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多次重修,命运也是多舛。进南天门过虎口,开始拔高且险峻。

过虎口

登云梯

小云梯

一位女孩艰难攀附而上

回望南天门虎口

网红小猫咪

休憩平台

远望人头山和太兴山

沿途风景层峦叠嶂

破山石

网红花花(一条小公狗)

据说游人到此,总是花花领路,一直在人前行走,不时回头张望,领到了龙背才屁颠屁颠返回。

朝天梯

云梯边上的铁链,据介绍是明万历十一年铸造(1583年),历经四百多年,除链环内锈迹斑斑,人手攀附的铁链表面油光水滑依然牢固。

朝天梯

天梯陡峭,人们借力攀附这根绳子登梯。

路牌

兴庆寺后

据介绍唐代在山上广建寺庙,为皇家拜佛和避暑胜地,兴庆寺就是唐开元九年(721年)建造的,后毁于战火,现在所看到的是明朝时期在原址重新修缮。穿过兴庆寺,就下到著名景点——龙背。

站龙背看远处人头山和太兴山

龙背云台

一小伙子坐在自己背来的小桌前,吃着零食、品着茗茶,看着风景,好不惬意。据他说这些东西至少30斤以上,呵呵,“老夫聊发少年狂”,体力真好!年轻真好!

远处雪瓦山山顶人头济济

从龙背小道穿过去的雪瓦山,海拔1900米,看着我的手环海拔高度1789米,从停车场的708米,拔高近1100米,虽然山路险峻,登顶的畅快淋漓,还是值得。

云深不知处

山顶凉风习习,景色宜人,爬山时的浑身燥热,早已被山顶仙境般的景色趣散,人们三三两两在山顶席地而坐,纳着凉赏着景,真的不想走,眼看时间不早了,只能起身再次踏上更加艰难的下山之路。

鹰盘石

下山才看见这个景点,远处隐隐约约真有一只鹰落在石上,赶紧掏出手机拉近拍照,结果飞走了,只能拍个寂寞。下山的“十八盘”更是艰难曲折,只能小心翼翼脚稳缓步落地,踌躇向前。两个小时后终于到了停车场,兴奋和疲惫瞬间袭来,坐在车上舒缓一下,打足十二分精神,开车回家。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