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平坦的路面、各种彩色花卉点缀的沿路绿化带、粉饰一新的建筑外立面……去年我市道路综合整治工作的持续推进,市区18条道路华丽变身,成为温州的“标杆路”。
半年过后,完成综合整治后的城市道路是否风采依旧?日前记者选取其中部分路段进行回访,发现“标杆路”还缺少精细化的后续管理。
绿化带有残缺,又见死株和枯枝
发现地点:锦绣路、市府路
道路综合整治后,市民第一眼就会被绿化带里红花配绿叶的美景所吸引。半年过后,虽然整体上美景依旧,但绿化带里开始出现一些缺损和死株现象。
市府路绿化带里有枯枝,黄泥裸露。
在锦绣路友谊桥前的绿化带里,有枯黄的枝丫堆放在绿化带中没有及时清理。沿着锦绣路继续往东行驶至惠民路路口,机动车道旁的一段绿化带里,原先种植的草坪已经枯死大半,出现了黄泥裸露现象。
锦绣路友谊桥指示牌很脏。
市府路人行道上的绿化带里,记者也发现有枯枝未及时清理。在大自然文化礼堂前的一段人行道绿化带旁,不仅有积水,还堆积了不少枯叶和树枝,损害了市府路整体整治后的成效。
“城市家具”脏乱,沿街店招风格不一
发现地点:汤家桥北路 锦绣路
汤家桥北路垃圾桶脏兮兮。
去年道路综合整治时,对垃圾箱、变电箱、便民服务亭等城市家具进行了统一更换,因此昨天记者回访时,多数城市家具都能保持干净整洁。
然而记者发现,锦绣路友谊桥上的指示牌,乱粘贴的小广告虽然已经清除,但是留下的粘贴痕迹依旧非常明显。汤家桥北路与新田路交叉路口的一个垃圾桶上,沾染了白色涂料,看上去脏兮兮的。上江桥前的绿化带里,一个废弃网箱的塑料外壳已经破损,过往行人建议,如果废弃就该及时清理,还有设置的必要就要及时修缮,不能任由城市家具成败坏美景的“破烂”。
道路综合整治过程中,也对道路两侧的店招和广告牌进行了清理,但记者昨天回访时发现沿街店招风格不一,锦绣路两侧个别店铺店招已经有老化迹象,存在安全隐患。针对市民提问锦绣路与惠民路交叉路口的大幅LED广告牌是否属于违建,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表示还在有效保留期限内,不属于违法设置。
路砖出现破损,路面窨井高低不平
发现地点:市府路
市府路窨井盖高低不一。
市府路是城市的门面路,综合整治后的市府路曾让不少市民眼前一亮,不仅道路平整宽敞,而且道路两侧的绿化带里花开不败。
然而用精细化管理的“放大镜”仔细查看,城市“门面路”路上还有小瑕疵。
如世纪广场前,又有部分花岗岩路砖断裂沉降了,往来车子经过时,经常会在“坑”颠簸几下。此外,大自然住宅区南出口的公交车站附近,非机动车道上的窨井盖高低不平,多处窨井高度低于路面2厘米左右,给电瓶车和自行车骑行带来不便。
记者手记
美丽城市 靠“建”更靠“管”
去年,市区18条城市主干道路进行道路综合整治,用“一路一景”扮靓城市主动脉。
18条道路除需要整治道路的裂缝、不均匀沉陷、飞散、坑洞等“病害”,还对行人、非机动车存在混行,建筑立面陈旧,店招杂乱无章,各类管线交接箱设置无序等情况进行整治。整治之后的效果,赢得了市民点赞。
然而时隔半年,记者带着精细化管理的“放大镜”回访,发现“鸡蛋”里还能挑出个别“骨头”来。窨井盖的高度不一,路边绿化带里开始出现死株和缺株,一些城市家具也因为清洗不到位显得脏兮兮,这些都是精细化管理不足的具体表现。
道路综合整治,可能好几年才能进行一次,而每天的精心维养,及时发现并处理日常监管中的不足,却能让城市道路时时保持靓丽如新。我们希望,美丽城市除了靠“建”更要靠“管”,整治之后的城市道路能得到大家更多的关爱。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 夏婕妤
摄影 夏婕妤
编辑 郑刘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