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可以给每个人服用口服药物吗?“五大适应症”的医学门槛警示:混合慢性药物可能爆发“相互风险”!

指挥中心日前通过快筛阳性视为确诊的政策,但只适用于正在居隔、居检、自主防疫等族群,并须在视讯诊疗时确认无误才可列入。而民众也关心若不幸确诊后,口服药是否适用于每种族群?若是慢性病患者有无可能发生问题?

据《TVBS新闻网》报导,光田综合医院策略长孙茂胜指出,口服药开立配送是需2步骤检查才可使用。首先,口服药有其利弊,且不纳入药害救济名单中,因此医师会详加说明,并由患者考量同意与否。若同意,药物使用同意书签署即完成;其次便是口服适应症,其中包含5大项目:

辉瑞Paxlovid口服药。(图/中央社)

第一、确诊阳性者;第二、发病日至今仍在5天範围;第三、还不是重症,也无须输氧维持;第四、12岁以上且体重达40公斤以上;第五、不是孕妇,但辉瑞Paxlovid可由医师评估开立,不再此限。此外,若达适应症标準,还需注意14风险因子的任一项目,医师才会予以开立。

风险因子包括65岁以上、糖尿病、慢性肾脏病、非高血压的心血管疾病、间质性肺病、肺部栓塞、肺部高压、气管扩张、慢性肺阻塞、结核、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炎、酒精性肝病、免疫肝炎、注意力不足、过动、脑部麻痺、先天缺陷、学习障碍、发展障碍、脊髓损伤、精神分裂、情绪障碍、失智、抽菸、BMI大于30、怀孕、HIV、先天性免疫不全、器官移植、血液干细胞移植、类固醇使用者、其他免疫抑制剂使用者。

若有慢性病服药习惯者,恐因交互作用产生风险。(示意图/翻摄自Pixabay)

至于慢性药物使用者,也需注意与口服的交互作用。孙茂胜将交互作用由强至低,以红橙黄绿4色分类,红为禁止混合使用、橙则是须小心,以此类推。他表示,若是心律、降血脂、第三期肝硬化药物,与新冠口服混用风险高,口服药的内容可能会有所修正。他指出,口服的确能抑制住院、致死机率,达89%,但用药需越快越好。另外,无须考量饭后、前问题,因为这些并不影响药效。他也希望现下行政流程可以修改、简化,加快开立、配药速度,尽早处理病患问题。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