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月九毒日,必知禁忌。

五毒月九毒日,必知禁忌。

 

什么是五毒月? 

民间自古就有农历五月百病泛滥之说,故称“五毒月”。

中医认为,此说有一定道理,五月即午月,五行属火,此时的阳气达到最旺,火旺至极,所以阳气外散时,内里是容易虚弱的。

另外,雨季渐渐到来,而气温已经有了较大回升,空气潮湿,流通不畅,湿热之邪较盛。一旦湿热阻滞气血经络,就会出现人体代谢不彻、气血欠畅、浊邪停滞而百病生的窘况。

与此同时,自然界的气候容易滋生蛇虫鼠蚁以及各种病菌,进一步加重疾病的传播。

五毒指的是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蛇虫繁殖,易咬伤人。

五毒月九毒日,必知禁忌。

九毒日指哪几日? 

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此九天为“九毒日”。

农历五月份里这十天是损气耗精元的日子,务必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严重伤身。

 

五毒月九毒日,必知禁忌。

 

怎样平安度过五毒月九毒日? 

五月赤日流火,阳气在表,易耗损阴精,胃中虚冷,病邪丛生,《伤寒论》“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

五月时节要静养,与自然和谐平定,应节制嗜欲,食物清淡。

要尽量避免人体津液的散失,可以有意识地适当多喝水,也要避免熬夜,要早睡早起,因为熬夜本身就是伤害阴津的行为。在饮食上,多吃时令菜,适当的应季水果,避免辛辣烧烤类的食物。

此外,还需保持心态平稳,切忌大喜大悲,焦虑郁闷。否则,气血运行就可能受情志的影响,从而诱发疾病。

脾胃虚弱导致腹泻,吃温热,不碰凉。

脾胃虚弱是人们在毒五月里的普遍状态。这是因为夏至前后阳气外达,气血更多地运行在体表,这就造成人体内里的虚寒。

脾胃作为中焦最重要的两个脏器,受此影响最大。所以,千万不要被农历五月看似旺盛的肢体运动机能所迷惑。其实,脾胃在这个时候很脆弱。

脾胃脆弱的最主要表现就是腹泻以及消化不良,以往看似正常的饮食行为,到了这个时候就有可能让人大病一场。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对脾胃多加照顾,其中,不吃凉食非常重要。

因为脾胃将凉食、冷饮温煦,使之便于消化的过程,就是耗伤阳气的过程。

此时期气温较高,食物容易腐败,因此还要在不浪费粮食的前提下注意剩饭剩菜的保存。

纵欲无度耗伤精元,节欲望,免消耗。

农历五月,节制夫妻生活很有必要,古代人主张妻子在农历五月回娘家,是有一定道理的。越是年龄偏大的人,越要在这一点上多加留意。

由多欲导致的生命健康问题,绝不是药物所能轻易弥补的。保精惜命,宁神内守为上策。

 

五毒月九毒日,必知禁忌。

 

五毒月,特别是九毒日,一定要用到艾草。

除了采艾、挂艾,这时用艾草泡脚、沐浴、做艾灸,排毒和养生功效都非常有用。

刮痧、拔罐、推拿等传统中医养生方法也都可以用起来,这几天是一年中最好的排毒养阳的时期请抓住机会排毒驱邪、排寒湿,养阳气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艾叶泡脚。

把艾叶煮开几分钟,然后倒入泡脚盆,放温后或者兑些凉水即可,晚上泡上十几分钟再睡觉,有调和五脏、安神助眠、通调气血的功效。

艾叶煮开后,就在揭开锅盖那瞬间,艾香随着蒸汽扑鼻而来,即有开窍安神的功效。

2、艾叶洗澡。

阴历常用艾叶洗澡,小孩子也适宜。、,如果是要去痱子,煮艾叶时可以加少量花椒和白矾,对痱子更管用。

3、艾灸。

艾灸中脘、足三里可以调理脾胃问题;

艾灸大椎、神阙、气海可以振奋全身阳气排寒毒;

艾灸阴陵泉、丰隆、复溜、三阴交可以排水毒,湿毒,痰毒;

艾灸膈俞、血海可以很好的活血化瘀。

 

五毒月九毒日,必知禁忌。

 

最后,在最容易积毒的五毒月里,不妨多做以下保健方法:

1、敲打胳膊上的大肠经(从手到肩)。

2、敲打腿上的胆经(从上到下)。

3、疏通背部的膀胱经。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贯穿我们整个身体,有67个穴位,后背的膀胱经掌控着人体的多个脏器的排毒功能,而且膀胱经是统领一身的阳气,阳气足,也有利于祛湿,就像雾气在太阳出来就散开了一样。

所以,照顾好你的膀胱经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要让它堵住了,有条件的可以经常让人按摩一下背部膀胱经,从上往下按。

在夏天时,也可在膀胱经上刮痧、拔罐、走罐,膀胱经通了,能排毒散瘀、驱寒散热,还有助于阳气升发,对排湿热之毒非常有效。但不适合阳虚怕冷、气血很虚的人。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申命记):五毒月九毒日,必知禁忌。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