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儿童化妆品总市值约100亿元,而且这个市场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数据显示,2019-2024年,全球儿童化妆品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8.66%,市值将高达2.35.7亿美元到2024年美元。2020年考拉海外代购数据也显示,儿童化妆品整体销售额增长1200%以上。
年轻化使用化妆品
女孩对外表的焦虑只会在任何年龄增加。 90后年轻一代正在逐渐为人父母,上一代普遍认可的传统育儿观念在互联网时代被颠覆和打破。在成员中,1985年出生的妈妈是为孩子购买儿童彩妆最受欢迎的群体。
说到童颜赛道,对女性颜值有病态要求的日本和韩国可能是最有发言权的。 2016年,韩国媒体对首尔288名小学生的调查发现,42%的小学生表示有日常化妆的习惯,大多数日本女孩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接触过各种化妆品。
尤其是美妆市场,以短视频和她的经济为养料,是当前整个大环境发展趋势的开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娱乐APP跨越年龄界限,与孩子们亲密接触,环境为自我意识刚刚萌芽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及时表达和表达内心感受的平台。这种现象在短视频时代越来越突出。
这两年,小网红现象引发的舆论纷争层出不穷。在快手和抖音上,年轻的网红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相关报道显示,在拥有大量粉丝的频道中,与儿童相关的视频的平均观看次数是其他类型视频的 3 倍。
品牌掘金年轻市场
在中国,儿童日益超前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掘金年轻化市场的关键支点。
例如,在资生堂,孩子们可以成为线下沙龙的小“员工”,举办高规格的互动研讨会,线下教孩子们。学习化妆和护肤方法;在妮维雅,孩子们可以成为品牌护肤配方师;妮维雅、强生、高露洁等知名品牌与家庭亲子娱乐连锁店合作,开展了多项线下儿童体验活动。
我国儿童化妆品市场可分为三大阵营:
国外顶级品牌强生,占整个市场份额超过50%
国内第一家上市公司青蛙王子,婴儿日化民族品牌
分散在各个市场区域的小品牌零售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品牌大多属于护肤品类,彩妆产品很少。国内儿童美容市场很大一部分被小作坊控制。
除了海外儿童美妆市场的特色美妆品牌外,一些儿童咖啡馆、儿童酒店也加入了儿童K-。迪士尼世界3-12岁儿童可以接受各大精品店的“公主”形象妆容;韩国儿童咖啡馆Kids Café还有儿童美容、SPA等特色节目;卡戴珊的妹妹凯莉是一个未成年人。美妆品牌市值一度达到9亿美元。
儿童美容的隐忧
近年来,随着彩妆年轻化趋势的逐渐发展,不少商家纷纷推出儿童美妆产品。但国内保守的审美意识根深蒂固,儿童美妆领域并未完全脱离玩具范畴。
打开淘宝,你会发现琳琅满目的彩妆套装琳琅满目,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这些产品往往以玩具的形式包装呈现,通过玩具店、电商等渠道销售儿童妆,部分商家会以刷毛的方式模糊化妆品与玩具的界限。
和护肤品一样,儿童美妆产品的隐忧不仅在渠道,更在产品成分上。
1
国外玩具品牌 IQ Toys 的一款儿童彩妆套装被发现眼影中含有致癌物质石棉。
2
在国内“大头娃娃”事件中,一位家长为自己5个月大的宝宝购买了“爱婴舒”品牌“多效特效抗菌”,使用后宝宝变成了“大头娃娃”体重22斤,有发育迟缓、多毛、脸肿等症状。
3
青岛企业江西振润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产品“七草园”和“七草两液”,这两款抗菌药膏被查出非法添加丙酸。氯倍他索。
由于儿童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儿童护肤品和美容品对成分的要求应该比成人化妆品更严格,但国内对儿童化妆品的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讨论和完善。
多地整顿儿童化妆品市场
近期,儿童化妆品市场也成为监管整治的重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关于河南、山西、大理等地儿童(含婴幼儿)化妆品专项整治的通知。
通知指出,一方面,对注册产品和企业,从原材料来源、产品标签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对专卖店、婴儿洗浴中心、化妆品集中交易市场等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目前适用于儿童化妆品的法规只有2012年底发布的《儿童化妆品申报审查指南》。其中,儿童化妆品明确定义为12岁以下儿童(含12岁以下)的化妆品。岁)。
虽然该指南提供了一些关于原材料配方的指南,但缺乏专门针对儿童和婴儿化妆品的详细测试标准。
如指南要求“尽量减少配方中所用原料的种类”儿童妆,但缺乏具体的参考标准,该指南仍要求参考《化妆品卫生标准》、《化妆品验收条例》 《化妆品行政许可申请》等成人化妆品适用规定。
指南在包装上划清了儿童化妆品和成人化妆品的界限,以便消费者在购买时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儿童的产品。
指南要求儿童化妆品应在产品标签(包括产品说明书)上标明“应在成人监督下使用”等警示语,产品中文名称或包装可见表面应清晰明了表明它适合儿童。和其他描述性术语。
此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建议消费者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或手机APP“化妆品监管”,查看所购买化妆品的标签信息是否与产品注册信息一致或备案信息。如果不一致,则产品质量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