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苏玉与丈夫阿文是传统的相亲认识,苏玉比丈夫小4岁,相亲当天阿文觉得苏玉是个没有开窍的姑娘,于是跟介绍人说没看上这个姑娘。
苏玉听到后很生气,站起来拍了桌子说到:“追本姑娘的人多了去,你能见到我的面是你三生有幸。敢不敢跟我玩闪婚啊!”
阿文听到这些,心里别提多高兴,自己明明是看上了这个姑娘,却来了个声东击西让苏玉先开了口。
两人真的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从见面到结婚不到两周时间,两人就开启了夫妻相处模式;因为苏玉年纪小,凡事阿文都护着她,宠着她。
阿文觉得苏玉就是自己的开心果,她单纯善良,活泼卡爱;每次在自己不顺心的时候一见到苏玉都能让自己看得开。
其实与阿文结婚,苏玉心里也是忐忑的,两人没有感情基础就结婚了,当时走在一起只是凭着对彼此的好感,缺少了恋爱的过程,通过与阿文几个月的相处,苏玉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她找到了一个值得相守一生的人。
02.
就在两人的小日子顺风顺水的时候,阿文的母亲要搬来一起同住,阿文的父亲走得早,母子两相依为命,自阿文外出打工之后就是婆婆自己一个人生活,因此自己的性格也变得孤僻,自尊心强,看不管别人的眼色。
阿文担心自己的母亲过来与苏玉两个人过不到一起去,可是阿文的母亲坚定要过来一起生活。
阿文的母亲搬来后,刚开始对苏玉客客气气的,两人也处得不错,可是阿文的母亲总是见不惯苏玉使唤自己的儿子,家里的活儿全是阿文做,结婚大半年了,也没给阿文做过一顿饭。
让阿文的母亲更生气的是,苏玉常常以开玩笑的方式使唤阿文为自己做这做那,阿文总是回答一句:“遵命”。
看到两人的相处模式,阿文的母亲很是生气,自己都舍不得使唤自己的儿子,一个外人把自己的儿子当佣人般使唤。
于是逼着苏玉下班后开始做家务活,学习着下厨,经过一个月多月的学习,会做一些简单的菜品,可是阿文的母亲依旧不满意,总是说曾经自己做儿媳时自己的做的饭菜无人能及,一次数落苏玉做的东西 不好吃。
03.
║“面对婆婆的雷霆之怒,老公挡在我身前据理力争,原来这是婚婚”
苏玉遵从母亲的教诲,事事尊重婆婆,想要与她处理好关系,变着法红婆婆高兴,可是婆婆觉得那是应该的。
尽管苏玉如何努力,婆婆总是看不惯,挑三拣四地说苏玉;一次非得逼着苏玉练习切菜的技术;切了很多遍,依然达不到婆婆的要求,着急之下,切到了手,到了医院才止住血。
从医院回来当天,阿文与自己的母亲大吵了一架,不要用老套的婚姻来绑架现在苏玉,她已经很努力在适应这个家的相处方式,不管她学没学会,至少她愿意为阿文改变,这就够了。
在场的苏玉看傻了,面对婆婆的雷霆之怒,老公挡在自己的身前据理力争,原来这就是婚姻,苏玉落下感动地眼泪。
一段好的婚姻离不开有一个三观正的丈夫,和一个见好就收的妻子,以及一个给台阶就下的婆婆。
唯有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平日的相处摩擦在所难免,但是没一个人的位置摆正了,作为晚辈的妻子该有晚辈的样,孝敬公婆,相夫教子,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丈夫就因该要呵护妻子,平衡婆媳关系,为给家人更好的物质生活而奋斗。
除了以上,好的婚姻必定是建立在物质经济基础之上,夫妻之间的矛盾有部分归结于经济基础;富足的物质基础至少能给家庭缓解部分压力,有助于提升夫妻感情。
作为婆婆,有能力帮衬子女就帮衬下,如果没有能力就请管住自己的言行,尽量少给子女添麻烦,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管意识,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
如果条件允许,父母与子女最好分开生活,与子女住宿的距离不能太近也不要太远这样方便照顾。
婚姻是一场两人的修行,尤其是面对感情这样复杂多变的事,更应该修炼的是自己的心胸,去不断隐藏对方缺点,放大对方优点的过程,唯有这样夫妻感情才会持续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