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为父母一辈子都是在为子女操心,小时候担心子女吃不饱穿不暖,子女长大后担心工作和家庭,自己到了晚年,不愿给子女麻烦自己筹划养老的事情。
其实人心都是肉长的,父母为子女谋划,子女也会为父母牵挂;父母子女给各自把自己的角色摆正。
作儿媳的不期望婆婆成为自己的亲妈,婆婆不要过多干涉儿子的生活,把自己照顾好的同时,有能力帮衬的就帮衬下,如果帮不了,那就着享福;这样一家人的生活还是会和谐的。
要知道孩子没有成家之前父母所谓的为孩子好,可能是真的好,子女成家后,父母再打着为子女好的旗号可能就会 变成摧毁子女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要知道为一人好是遵从对方内心的声音,这样做了对方能够让对方更好或者更幸福,这是有意义地为对方好,如果做了能够伤害到对方,那就请停止为对方好 。
赵强的婚姻就差点毁在父母的为你好,事事算得很清楚;尽管事后再后悔也无济于事,能做的就是希望自己的父母改变下自己的生活习性,与家人彻底融入。
“婆婆,家里的鸡蛋留给我们吧”
赵强与妻子桂芳是通过想起认识的,当时因为赵强母亲的一句话,对方差点反悔,幸而介绍人补了一句话,才撮合了两人。
赵强的母亲是一个传统的女人,习惯了节衣缩食,事事算的清楚,又爱多管闲事;赵强的父亲对她这点是极其不满的,要不是赵强的爷爷拦着,两人早就离婚了。
幸而赵强受父亲的影响深些,人长得帅气,性格随和有包容心;赵强还有个妹妹在很小时候就领养给了赵强父亲的弟弟家里,因为这个原因赵强父亲的弟弟一家人搬迁了,自那以后,就再也没消息了。
赵强心里觉母亲的性格会跟自己的妹妹有关,依稀记得当年是因为叔父家没有生养能力,于是奶奶就做主把自己的妹妹报给叔父养着,一家人生活就隔堵墙,什么时候都能见面;当时给赵强的母亲做了很多思念工作才答应的。
桂芳家里条件稍微差一点,家里还有个弟弟比桂芳小三岁,当时赵强家里给了七万多的彩礼,桂芳父母才同意的结的婚。
婚后,桂芳嫁过来有些不适应,看到她有些闷闷不乐赵强答应每个月陪桂芳回去一次,知道她适应新家里的生活。
赵强的母亲对桂芳挺热情的,经常拉着桂芳一起做事,婆婆做饭,桂芳就帮忙洗碗,两人搭配在厨房里干活挺愉快的,看到婆媳相处成这般,赵强也就放心了。
桂芳偏瘦,婚后一直怀不上孩子,婆婆跑进跑出给桂芳找偏方,服用大半年后有效了,桂芳怀孕了,怀玉前期,因为身体差的缘故,桂芳反应很大,胎儿也不是很稳定;赵强决定带着妻子去医院,被婆拦下说要去买偏方,吃了管用;赵强半信半疑,加之桂芳在旁边劝说相信婆婆一次;
弄巧成拙,用过之后过果然有效果了,结果就连续用了半个月,一天夜里桂芳突然对子剧烈疼痛,感到医院时已经晚了一步,桂芳小产。
赵强瞒着桂芳说是身体虚弱才导致的,桂芳一个劲儿地流眼泪,赵强在一旁安慰着桂芳:“医护还会有孩子的”。
赵强背着桂芳把母亲训斥了一番,本意是希望母亲能以此为戒,母亲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破口大骂说:“你的孩子你知道心疼,那我的女儿呢,如今下落不明,谁的错。”
赵强顿时明白了,问题的根源,桂芳见赵强与婆婆吵得厉害,上前劝架故意把事情避开,桂芳说:“婆婆我想吃鸡蛋羹,你帮我做吧,家里的鸡蛋以后都留给我们吧”婆婆把桂芳推在一边说了一句:“我卖鸡蛋养老,想吃自己买”
║很多时候父母的好意可能会变成坏事
桂兰怀玉其实一开始就应该接受科学的检查,对症下药,或许有不一样的结局;但是因为母亲的迷信做法,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事情。
桂芳过于相信自己婆婆,没有听从丈夫的建议,或许桂芳是想哄得老人开心,才会听从她的安排,但是这个代价太大。
作为桂芳的婆婆,心里是有阴影的,而且这个到今天也没有结局,作为子女应该尽量帮助老人走出阴影,规避老人做出一些伤害家人或者伤害自己的事情。